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認識腸病毒

什麼是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它並不是新的病毒,只是在民國87年全台大流行造成許多嬰幼兒死亡後才引起國人重視,其包括A型克沙奇病毒、B型克沙奇病毒、小兒麻痺病毒、依科病毒及腸病毒,一共有60幾種病毒。


腸病毒是不是只有台灣地區才有?在什麼季節流行?

    腸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由於位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發生。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以每年四月到九月為主要的流行高峰。


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

    腸病毒主要是經由接觸、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感染。即使嬰幼兒足不出戶,但因「大人」常是傳播病毒的媒介,大人從外面將病毒帶回家中(大人本身不一定會有症狀),再經由接觸、飛沫或污染食物的方式而傳染給小孩。

    另外,「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腸道排出病毒的時間可以持續812週之久,通常以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腸病毒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較容易發生傳染。


得了腸病毒會有什麼症狀?

    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大約二至十天,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

    腸病毒感染常見的典型症狀:

手足口症

    患兒通常不發燒或微燒一、二天,有口腔潰瘍,手掌、腳掌、膝蓋、臀部有小水泡;

泡疹性咽峽炎

    患兒可高燒二~五天,喉嚨、口腔內有小水泡後潰瘍,口腔疼痛、流口水。

    極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及新生兒敗血症等併發症。




 

什麼情況下,必須要馬上看醫師?

在發病7天內的幼兒患者要小心照料,因為這段期間最容易有嚴重併發症發生。預防寶貝併發重症,有下列情況必須立刻就醫:

(1)嗜睡、意識不清、活動力降低、手腳無力。

(2)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3)持續嘔吐

(4)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頸部僵硬、昏迷、肢體麻痺等。

 

孕婦感染腸病毒,會不會生下畸形兒?

無證據顯示腸病毒有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可能,但孕婦須避免感染的風險,以預防生產時感染給新生兒。

 

腸病毒有沒有特殊治療藥物?

目前並沒有殺死腸病毒的特效藥,一般都是針對發生的症狀,採取對症療法。


感染過腸病毒之後,有沒有免疫力?以後會不會復發?

腸病毒群共有60幾種病毒,得到某一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年的免疫力,再接觸同一種病毒時,大多不會再發病。但是不同種的腸病毒經常會引起相同的症狀,所以有的人會得到一次以上的手足口症或泡疹性咽峽炎。

 

腸病毒感染之致命機率有多高?

大多數腸病毒感染者,症狀都很輕微,甚至沒有症狀。一般估計的致命機率是在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之間,也就是感染腸病毒以後,99.9%以上的患者都會恢復。

 

要如何來預防腸病毒?

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腸病毒71型疫苗在研發中),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的基本方法。

腸病毒常見的誤解

誤解一腸病毒會有腸胃道症狀

正  解:腸病毒極少病毒會引起腸胃道症狀

誤解二:口腔內有潰瘍一定是得了腸病毒

正  解:可以形成口腔潰瘍的原因有很多,腸病毒感染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誤解三發抖就是重症的肌躍型抽搐徵兆

正  解:如果只是發抖,有可能只是發燒畏寒引起

誤解四腸病毒早點住院就不會惡化

正  解:其實只有孩童出現脫水或重症症狀才需住院


     如下左圖,其上顎有紅疹,但尚未形成潰瘍,只能說其很可能是腸病毒感染;若演變成如下中圖,則可以確診是腸病毒;但若演變成如下右圖,則須小心是A族鏈球菌感染(猩紅熱),在治療上的考量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臨床上也常會在疾病初期發生診斷上的誤判,因為泡疹性齒齦口炎的初期和泡疹性咽峽炎(如下左圖)很像,都是有口腔潰瘍。但隨著病程演變下,泡疹性齒齦口炎會逐漸出現牙齦紅腫(如下右圖),甚至出血,口腔易有口臭。泡疹性齒齦口炎是由泡疹病毒感染所致(而不是腸病毒)



(將之前李淵順醫師在聖保祿醫院用的衛教單張重新編修)

淺談發燒的原理與機轉、破除『發燒燒壞腦袋』之迷思

淺談發燒的原理與機轉、破除『發燒燒壞腦袋』之迷思

 

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感染所造成的發燒。除此之外,還有像是荷爾蒙失調(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和類風濕關節炎等)、腫瘤以及藥物等等都可能造成發燒,甚至激烈運動後與環境過度悶熱也都可能形成類似發燒現象。而今天主要是著重在感染所造成的發燒,來淺談其發生的原理與機轉。

 

我們的腦部下視丘內有個「體溫調節中樞」,負責設定我們人體體溫的定位點,人體有許多生理反應都是為了維持體溫在這個定位點的範圍而產生,如冬天手腳冰冷(血管收縮)減少散熱與寒顫取暖、夏天皮膚泛紅發熱(血管舒張)與流汗散熱。當外來病毒或細菌入侵人體時,我們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細胞會出來與它們作戰而產生發炎反應,在這過程當中會分泌多種細胞激素,而這些激素循環到腦部,進而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引起體溫定位點的上升。體溫定位點的上升,會使人體誤認原有的正常體溫是過低的,因此身體便會出現類似在冬天出現的生理反應。之後體溫定位點已回到正常或原本定位點上升不高,但體溫因前述作用已上升很多,這時身體便會出現類似在夏天出現的生理反應。

 

由上述我們可以知道,「發燒」是被「誘導」產生的一種身體的生理反應,算是疾病的一種症狀而已,就像是感冒的咳嗽或流鼻水一樣。而且有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因此人類生病的時候發燒,也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41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以往常有「發燒過度會燒壞腦袋」這樣的誤解,這是因為過去的醫療知識與水準尚未發展或普及,沒有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弄清楚。其實只有像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腦部本身受到細菌或病毒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並非是發燒把人燒笨或燒聾了。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性也比較高,本來就應特別警覺。

 

因此,大家不要對「發燒」過度恐懼,發燒就是疾病的一種症狀,『反覆地在發燒』就如同『反覆地在咳嗽』,這是告訴我們疾病還不穩定,需要繼續進一步評估與治療。


(摘錄與編修自2012年李淵順醫師刊登在聖保祿醫院保祿醫訊之文章)

新生兒發燒

新生兒發燒

 

新生兒發燒往往是一個重要的警訊。因為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健全,抵抗力較差,而經由媽媽胎盤傳遞過來的抗體也只有對於一些特定的病菌感染提供保護(換言之,並非全面性),所以新生兒遭遇病菌入侵便很容易發生感染而可能發燒;再加上新生兒的諸多器官都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犯,而造成種種感染(如肺炎、泌尿道感染),若進而擴散至其他器官,就可能造成腦膜炎、敗血症、骨髓炎等等,如果沒有及早發現與治療的話,快速惡化的病情常常令人措手不及而造成新生兒重大後遺症或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但也不是每一個新生兒發燒都一定是感染所造成。爸爸媽媽在家如果發現寶寶發燒了,可以先量體溫,如果體溫不是很高(攝氏38~38.5度),而且活動力和食慾都還很正常,有可能只是包裹太多的衣物或環境溫度過高所導致。只要將寶寶的包布解開一陣子或設法改善環境溫度後,再量一次體溫,如果體溫即回復正常便可較為放心。但是,如果短時間內又發燒起來則仍需考慮是否有感染問題,或是如果沒有把握,都應該求助小兒科醫師。

 

因為發燒常常發生在半夜,爸爸媽媽會猶豫是否要帶寶寶出門看病?一般建議,較大的孩童發燒,如果活動力和食慾都還很正常,可能是輕微感染或感染初期,可以在家自行先幫病童退燒、觀察,等白天再找時間帶去給小兒科醫生檢查即可。但是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如果確認的確是發燒(並非包裹太多的衣物或環境溫度過高所導致),一定要儘快帶寶寶去給小兒科醫生檢查,而不是在家自行幫小寶寶退燒然後再觀察。因為年齡越小的寶寶免疫力越差、疾病進展速度較快,面對處理上必須格外地小心謹慎,若是小於一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發燒,建議都必須住院接受檢查、觀察與治療。最後還有一個基本的通則,如果幼童出現精神活動力差、嗜睡、厭食、呼吸急促、尿尿很少等現象時,不管其年齡大小為何都應該馬上就醫,以避免病情惡化。

 

另外,新生兒發燒發生腦膜炎的機率較高,因此住院的常規檢查建議必須包含腰椎穿刺的腦脊髓液檢查,只是這項檢查常被家中長輩(阿公阿媽)拒絕,而造成病情診斷的延誤;而其實那是長輩(阿公阿媽)的錯誤認知,以為腰椎穿刺(俗稱的「抽龍骨水」)是「抽骨髓」(因發音的近似)。也有人擔心腰椎穿刺會傷到神經,甚至下肢癱瘓,不良於行;其實腰椎穿刺的入口約在第四、五腰椎間,已遠離脊髓(神經)末端(相當於約第一腰椎處),因此不可能刺傷脊髓,至於所聽聞過造成下肢運動不良的情況,應與其本身腦部內疾病(如腦膜炎造成中樞神經損傷)有關。

 

總而言之,面對『新生兒發燒』必需小心謹慎。對於感染,希望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避免憾事發生。


(摘錄與編修自2012年李淵順醫師指導護理師刊登在聖保祿醫院保祿醫訊之文章)

【停診公告】113年度員工旅遊